2023宝可梦

6月轿车销量榜,逸动赶超凯美瑞,负增长的仅有德系车

每个月的9号,无论是对车企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激动人心的时刻,乘联会的销量数据如期而至,车企一个月的辛苦努力是否凑效,成绩是最好的检验单。据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66.1万辆,同比下降5.9%,环比增长3.3%。


车市虽然同比下滑,但主流车企成绩普遍处于上升阶段,主要原因还是2019年6月份“国五”车型清仓大甩卖导致筑起的基数过高。事实上,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国内车市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复苏迹象,在6月份有超过8成车企实现正增长。


6月轿车销量榜,逸动赶超凯美瑞,负增长的仅有德系车


其中,6月份轿车销量80.0万辆,同比下降9.6%,环比增长4.1%。轿车销量榜Top15榜单中老面孔居多,销量前十的车型中,日系车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其次为德系车。而属于新面孔的长安逸动发展势头良好,代表着自主品牌在轿车领域的又一新生力量。接下来我们就对销量榜单进行简单的点评。


日系车反扑德系车


按照以往的惯例,德系车在销量榜中的优势一直是要比日系车要强,尤其是大众系,牢牢占据销量前十大量的份额,而这一现象如今却出现反转的形势。


6月轿车销量榜,逸动赶超凯美瑞,负增长的仅有德系车


6月份轩逸销量高达惊人的5.02万辆,同比增长了23.5%,与第二名的朗逸拉开近1.3万辆的差距,这一定程度上证明,轩逸的换代是非常成功的,很好地阐述原来日系车也可以更“懂”中国消费者的需求。高颜值外观设计、大沙发座椅带来的超高舒适性、长轴距带来的宽敞空间,还有油耗低等多个优势的加持下,轩逸无疑是家庭用车的新标杆之作。


6月轿车销量榜,逸动赶超凯美瑞,负增长的仅有德系车


而卡罗拉的销量无论车市如何动荡,都能很好地保持在前三的位置并呈现一定的正增长态势,这与它强大的产品力是离不开关系的。在TNGA架构的加持下,更换了后独立悬挂的卡罗拉整体风格更科技运动,并标配了8安全气囊和主动安全系统等,整体配置比较高,加上消费者对丰田品牌极高的认可度,才会表现出如此强势的销量表现。


大众成为榜单仅有的负增长


从6月份轿车销量榜中不难看出,大众旗下朗逸、宝来、速腾、桑塔纳虽然还是牢牢占据Top15的位置,但是,除了第二名的朗逸能有同比增长19.4%的成绩之外,其余车型同比均处于下跌的态势。


6月轿车销量榜,逸动赶超凯美瑞,负增长的仅有德系车


轿车销量的冠亚军之争,从来都是品牌与产品之间的综合比拼。相比于轩逸,朗逸的市场终端优惠幅度虽然较大,但仍然出现如此之大的差距,这跟其整体产品力的下滑是有很大关系的,尤其是整体配置的丰富程度是处于劣势,加上中保研之后的不良影响,销量上还存在很大的变数,希望2020款朗逸能够及时救场。


6月轿车销量榜,逸动赶超凯美瑞,负增长的仅有德系车


至于排在第十五名的桑塔纳,更是处于产品周期的末端,在一众车型都更换了MQB平台之后,还属于PQ25平台的桑塔纳无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期望这款老产品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


帝豪不再成为自主独苗


以往,轿车销量前十五名基本是合资车型霸榜,能够从其中分一杯羹的主要是靠吉利帝豪,而长安逸动是很有实力改写局面的实力派,以1.81万辆的销量,爬到了第十一的位置,着实令人欣喜。


6月轿车销量榜,逸动赶超凯美瑞,负增长的仅有德系车


在车市下行的态势中,长安一跃成为榜单中唯二的自主品牌车型,前景相当可期。创新的外观设计语言呈现运动激进的视觉效果,同级别难得的豪华用料和内饰设计,还有蓝鲸系列发动机的加持,加上极具诱惑力的售价,是有实力去与合资品牌车型较劲的。


中型、中大型车集中在后段


而榜单排名越往后看,基本是由合资品牌B级车以及豪华品牌C级车所组成。


6月轿车销量榜,逸动赶超凯美瑞,负增长的仅有德系车


中级车的销冠之争,毫无疑问是落在了凯美瑞和雅阁身上,多月没上榜的迈腾和帕萨特,除非在后期有爆发式增长,否则都难以撼动凯美瑞和雅阁的市场地位。坚持“自吸”的凯美瑞和带“T”的雅阁,显然是有着不同属性的两拨用户群体,在以年轻消费者占主导地位的今天,雅阁的市场前景相对来说是要更加广阔的。


6月轿车销量榜,逸动赶超凯美瑞,负增长的仅有德系车


而第十三名的奥迪A6L,在6月份依然取得了244.6%的同比暴增,是因为去年同期销量数据太低所导致,但这样的成绩依然是相当亮眼的,与奔驰E级成为榜单中仅有的豪华车型。目前来看,奥迪A6L终于又回到了巅峰位置,尤其是巨大的终端优惠下,在豪华车市场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Nice车观:纵观整个榜单,日系车的市场份额不断在扩大,势头迅猛。而德系合资车型销量却处于下滑的态势,但豪华车的地位依然是相当牢固。自主品牌在轿车领域有所突破,长安逸动成为新力军,但整体进步的空间还有很大,期待未来自主品牌在轿车领域能推出更多精品车型,不断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


 

(责任编辑:土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