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短缺会导致售价溢出?真的会造成主机厂停线停产吗?
时间:2020-12-11 10:09 来源:汽车头条 作者:生活汽车邦
近日,据国内媒体报道,全球性的半导体芯片供应紧张已经蔓延至汽车行业,并导致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出现了停产的情况。对此,大众汽车(中国)方面做出了回应,表示新冠疫情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确实影响到了一些特定汽车电子元件的芯片供应,而中国汽车市场的全面复苏进一步地推动了需求增长,使得情况更加严峻。 ![]()
不过,大众汽车(中国)方面同时也表示正在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也已经和总部、相关供应商展开协调工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截至目前,大众在华地区相关车辆的客户交付仍未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根据财联社记者近日对超过20家国内汽车整车制造商和Tire1的调查结果显示,事态或许并无想象中的那般悲观——超半数以上的厂家表示,芯片短缺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尚无影响。不过,也有约三分之一的厂家对此表示了担忧,认为一旦形势继续恶化,或将对公司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
其中就有一位受访的国内Tire1供应商对记者表示:"最近听到的说法比较多,有些比较常用的芯片确实价格要涨,据说达十倍左右。另外,物料周期会变得很长。"
手上无剑,自然处处受限于人。
总体来说,造成此次芯片短缺,进而影响到国内整车制造企业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芯片供应商自身对趋势判断有误。首先,没预计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汽车市场的复苏如此强劲,导致车用芯片需求较大;其次,因疫情影响,芯片供应商判断消费电子端的需求更大,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所以产能向其倾斜。 ![]()
第二,汽车芯片需求量份额只占全球芯片市场的10%,当芯片供应商意识到出现问题后,产能无法迅速调整。
第三,全球疫情造成的停工停产,本身也影响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产能。 ![]()
不过,在这一次的芯片短缺危机中,国内车企们需要反思的,不仅仅只有以上几点。除此之外,国内汽车厂商们还得反思的是:汽车芯片这种卡脖子的技术,为何直到2020年我们还是只能大量依赖进口,而不能做到自产自研,自给自足?
真正的勇士,不会拔刀劈向更弱者,只会挥剑斩向更强者。手上无剑?那千锤百炼也要铸一把英雄剑。 ![]()
这样的勇士,国内大概只有两家:其一是现在有IT狂人领导的比亚迪。2009年,王传福豪掷2个亿拿下了距离比亚迪深圳总部1394公里的宁波中纬半导体公司,这个宁波政府花了30个亿也没有扶上墙的烂摊子。尽管当时的比亚迪股份一路大跌,由最高时的88元港币一路下探到64元港币,甚至不少汽车分析师认为,"在今后五六年内,如果比亚迪放弃电动车项目完全在情理之中。"。但对于外界的种种唱衰,这个骄傲的男人只留了一句话:"芯片不是神造的,是人造的。"
再来看看现在的比亚迪,经过整整十年的自主研发,如今比亚迪的车硅级IGBT芯片比现在主流车载芯片还要先进。除了比亚迪,国内还有一家造车新势力拥有同样的勇气,这家公司是由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朱江明等创始人共同投资成立的零跑汽车。 ![]()
作为一家IT背景的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不仅有着丰富的硬件制造经验,并具有嵌入式软件能力,对软硬件结合有更好的认知,完整掌握了智能驾驶核心硬件平台和算法技术,实现了对智能驾驶感知、决策、执行层关键技术的自主化全覆盖。 ![]()
今年10月27日,在智能驾驶芯片行业发展论坛上,零跑发布了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规级AI智能驾驶芯片——"凌芯01"。这意味着,零跑从硬件到芯片,已经完成了自主知识产权化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产业布局,在技术自主、创新应用方面走在国内车企前列。
在技术层面,凌芯01的CPU处理器采用了阿里旗下平头哥半导体公司"玄铁C860",集成高性能的AI神经元处理器,整体能耗比更低、开放性更强、更安全可靠。 ![]()
据了解,该芯片将搭载在零跑汽车首款纯电高端SUV零跑C11上,而且,零跑C11也将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不仅是芯片,核心零部件以及整车电气架构均由零跑自主研发,更开放的同时也能快速响应智能驾驶系统中的调整优化;同时,用户端也可以享受快速迭代的整车OTA及软件优化功能。
剑在手上,何惧前方路漫漫?
总结:
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技术要和粮食一样端在自己手里,技术是买不来、讨不来、要不来的。未来,如果智能汽车做到一定规模,它的整体性能和功能成本都要做到极致,关键是需要有自己的智能驾驶芯片。对于智能汽车来说,智能驾驶是一个制高点,也是突破关键点。 (责任编辑:土豆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