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的汽车生活该是什么样?长安汽车:与用户一起去创造
时间:2021-04-27 10:28 来源:汽车头条 作者:汽车通讯社
近年来,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特征的汽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全球汽车厂商开始积极投身产业变革浪潮、从主动迎接变化转向引领变化。经过多年的布局与蓄力,本届以"拥抱变化"为主题的上海国际车展也就成为了全球主流车企展示电动化转型思考和未来出行布局的绝佳舞台。 ![]() 有意思的是,在这场参与汽车“新四化”革命“玩家”云集的年度盛宴中,无论是造车新势力,新入战局的互联网巨头,还是以奔驰、宝马、大众、丰田为代表的“传统势力”,都在“新四化”的各个领域拼命抢跑,并试图争夺未来出行生态的定义权。
不过,许多业界人士指出,包括BBA在内的不少厂商推出的仍是“为了智能而智能化”的“堆料”车型,以至于因不能真正打动广大观众而与昔日的“主角”地位渐行渐远。面对“新势力”的咄咄逼人,唯有坚定不移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将效率和软件能力打造为具有差异性的核心竞争力,才有机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多年来一直在“新四化”道路上探索的长安汽车,又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吹响了进阶的“号角”。
“五路”出击,长安汽车1500亿要投在哪里?
自2018年发布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以来,长安汽车一方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了20余款低竞争力产品、关停并转整车产能140万辆,另一方面做到了产品和产能结构的持续优化,在产品上强化智能创新、主打科技牌,在服务上真正以用户为中心,持续提升用户服务水平,从而凭借PLUS、UNI等一系列精品爆款产品,从而得到了市场与消费者的高度认可。 ![]() 而在这个过程中,长安汽车对于品牌发展方向也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这从本次上海车展正式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0愿景路线蓝图中就不难看出,长安汽车不仅指明了打造“新汽车+新生态”产业公司的方向以及发展目标——到2030年,实现销量达到5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销量达到350万辆);而且极具魄力地提出了(企业"十四五"规划期间)整体投入1500亿元,并将通过聚焦软件、智能科技、低碳、新商业模式、高精尖人才等未来竞争高地这五大维度的精准发力来实现"实现2030愿景,加快迈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这就让长安汽车未来10年的发展路径变得愈发清晰而光明。
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属性科技公司跨界进入汽车行业,构筑起新一轮产业竞争的新赛道。在业内人士看来,谁能率先通过软件、硬件、数据三者的融合产生新物种,谁就能掌握未来交通出行的"定义权"。
正因如此,长安汽车首先提出的便是以软件定义汽车产品及服务为契机,打造极致客户体验,加速由提供"硬件产品"向提供"生态产品+软件产品"拓展,让科技生活更加有趣,让用户体验更加舒心。 ![]() 而在智能驾驶展开的自动驾驶技术比拼的浪潮中,长安汽车也在加速推进“北斗天枢”2.0的落地,年实现1-2个领先的智能场景首发应用,到2022年,率先实现L4级智能网联汽车上市。同时,为了满足未来智能汽车的算力需求,以及确保供应链安全,长安汽车将携手国际领先合作伙伴,构建新的半导体产业能力。
早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刚刚起步的2017年,长安汽车就推出了进军新能源领域的“香格里拉计划”。而在本届上海车展上,“磨剑”四年的长安汽车终于披露“香格里拉计划”的成果就要来了——长安汽车将基于方舟架构和CHN架构,打造EPA0、EPA1和EPA2三大平台,未来五年将陆续推出26款全新智能电动汽车,首批两款智能电动汽车(内部代号为c385和e11)将在年内与大家见面。
具体来说,在企业“十四五”规划期间,长安乘用品牌将推出插电混动车型8款、纯电动车6款、与华为和宁德时代联手打造的AB高端新能源品牌(即将披露品牌名)将推出5款新车;而欧尚品牌也将推出2-3款插电混动车型和4款纯电动汽车。
目前,长安汽车已经与华为、腾讯、科大讯飞、中国移动等企业强强合作,推动云计算及大数据、车载微信、5G车联网等产业的合作。接下来,长安汽车还将携手战略伙伴构建新商业模式,由传统生态向科技生态转化,打造“顶级朋友圈”,构建“天上一朵云,空中一张网,中间一平台,地上全场景”的全新商业模式,实现与用户及合作伙伴的直通直联,开启产业互联网新时代。 ![]() 近年来,“软件定义汽车”的新赛道吸引了越来越多新玩家涌入,小米宣布造车、百度成立了集度智能汽车公司,苹果、华为、滴滴等也在不断提升其在汽车领域的活跃度。而长安汽车清醒地认识到,既然将自己定位为“智能出行科技公司”,那就必须加强自身“软实力”的“硬度”,而这一转型的最大难度就在于人才。
为此,长安汽车目前拥有员工近7万人,来自全球24个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1万余人,居中国汽车行业前列。但长安汽车并不满足,还已经成立了专属的软件科技公司,并将加快人才结构调整,在全球招募软件及智能化人才,组建3000人的软件化、智能化人才团队,打造全球优秀人才聚集成长高地,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还在组织结构上进行创新,不但孵化了各种“长安系”科技公司,还通过让骨干员工持股等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更重要的是让人才发挥更大的创造力。
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形成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发展格局;同时国家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对汽车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长安汽车“十四五”规划不但满足国家发展要求,更是加速向智能低碳科技出行公司转型升级之路的重要举措。需要指出的是,长安汽车在本届上海车展“晒”的不仅是愿景,更有预示着未来的“黑科技”集合体——第二代CS55PLUS。
从第二代CS55PLUS身上,看长安汽车如何读懂新生代
在诸多品牌的“2022乃至2023年期货车型”映衬下,长安汽车全新CS55PLUS显得格外引人瞩目。 ![]() 《汽车通讯社》注意到,尽管无论是豪华、合资还是自主品牌,都在跑步进入电动化时代,但本届上海车展还有一个十分鲜明的趋势——继续挖掘内燃机的潜力,例如丰田在全面普及混动技术的同时,仍在不断打磨自家的内燃机技术;而日产也带来了其全球首创的“黑科技”——可变压缩比技术。而长安汽车在打造更高端的智能网联汽车平台(CHN等)的同时,也没有丝毫放松对突破内燃机这一“卡脖子”技术的努力。 ![]() CS55PLUS蓝鲸版在2020年8月份推出之后,就保持着月销量连续破万的优异成绩,而长安汽车蓝鲸家族单月销量更是突破了9万辆,由此可见大众对长安汽车蓝鲸发动机的认可与支持。全新的第二代CS55PLUS搭载了新一代蓝鲸NE1.5T发动机,较上一代发动机有了8%的净功率提升和4%的油耗降低,车辆在拥有138kW最大功率和300N·m峰值扭矩的同时,仍能实现5.9L的百公里低油耗。既增强了动力性能,又让燃油经济性得到了提升,足见长安蓝鲸动力的实力之强大和"深不见底"。 ![]() 尽管是一款燃油版车型,但长安第二代CS55PLUS却凭借不输一众纯电动车型的高颜值,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热情围观,有女观众表示:"没想到一辆汽油车也可以这么科幻。" ![]() 作为采用长安汽车最新家族式设计——“新科技智慧美学”的首款产品,第二代CS55PLUS与现款车型有着既然不同的风格。新车前脸倒梯形的无边界进气格栅,搭配两侧狭长的前大灯,将动感与科技完美融合,呈现出一种时尚个性的独特美感。在车身侧面流畅腰线与下方烈焰般的装饰条相交呼应,加上全新的轮毂造型,也为长安第二代CS55PLUS更添运动之感。此外尾灯造型也十分新颖,采用了细长的椭圆式设计,加上两个独立高位刹车灯,让第二代CS55PLUS看上去视觉冲击感很强,极具辨识度。 ![]() 第二代CS55PLUS的内饰也采用了全新设计语言,豪华感十足,而全液晶仪表盘级悬浮式中控屏的加持极大地提升了科技感。整体来看,新车在未来科幻气息的营造上可谓令人刮目相看。 ![]() 在智能安全科技方面,通过第二代CS55PLUS的Face ID刷脸轻点刹车就能启动汽车,即刻开启说走就走的旅行;刷脸自动调节车内温度、控制多媒体;海量面部数据支撑,IMS系统能够精准判断你的疲劳程度,并进行逐级提示,保证你的行车安全。比如语音播报“今天是不是很累呀,听歌放松一下”,随即为你开启动感音乐,还可以模拟来电、自动降低车窗,将你的疲惫一扫而光。另外,透明底盘可实时捕捉路面情况,提供540°行车安全视角等等这一系列配置,为“敢不同”的新轻年提供了智能用车的新体验。 ![]() 在当今这个存量竞争的环境下,如果产品上不能为用户提供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和科技,任何汽车厂商都将很难吸引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群体)。而从进行了“美学UP”“动力UP”和“智能UP”三大升级的第二代CS55PLUS身上不难看出,长安汽车已经深谙如何通过外观、内饰设计、到智能科技配置去满足年轻人喜好、甚至满足更极致追求的潮流和科技魅力的需求之道。
“新汽车+新生态”,长安汽车如何将“宠粉”做到极致?
不过,在当今这个越来越强调“用户体验”甚至“用户共创”的时代,光“懂”消费者已经不够了。随着中国汽车文化的成熟,国内汽车消费者越发重视贯穿产品全周期的服务体验和情感沟通。对“用户体验决定品牌发展高度”趋势,长安汽车早有预见。2018年4月正式对外发布的“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从服务客户向经营客户”,并且决定将“经营客户”作为企业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关键战略支点。 ![]() 《汽车通讯社》了解到,为了用户第一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经营中,长安汽车一方面为用户推出了“五大承诺”:包括价格透明、时间标准、品质保障、快速响应和服务专业。据介绍,长安汽车针对不达标的经销商考核630余次,涉及3700余万元。到目前为止,客户“TOP 10”的问题改善了78%。另一方面,长安汽车在产品造型等产品诞生过程中,把用户的意见深度融合进来,让用户来决定他们喜欢的设计。与此同时,长安汽车每个高管都建有自己的用户群(11个微信群,71名高管在线解答),让市场上的声音、客户的追求和建议,第一时间能够直达高管,让公司管理层都能直面问题、直击痛点,快速响应、快速解决。 ![]()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以客户愉悦为价值核心,先后通过全天候24小时服务、建立会员体系、强化粉丝互动、客户生态圈构建等举措,不断提升客户愉悦体验,与客户一起创造价值、分享价值。例如长安汽车聘请的260名首席体验官并非只为虚名,而是为了真正地倾听用户心声,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意见、用户的态度有多激动,长安汽车都会虚心听取,甚至因为用户举报而取消了某问题严重的维修站资质的案例。而正是通过这些真情实意取得广大用户的信任,从而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
就在本届上海车展,长安汽车还组织了50名知音伙伴体验官组成三大天团——探馆团、代言团、合伙人,开启探馆、直播互动、座谈交流等环节。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为代表的长安高管,带着积极探知的态度,与体验官就“如何应对市场激烈挑战”“智能化及无人驾驶发展战略和领先技术”“客户服务理念如何持续”等用户关心的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不仅如此,长安汽车还为用户准备了知音之夜、四月生日会、车展求婚的一系列活动,把对用户细节生活的用心落到了每一个实处,也因此获得了更得广大年轻消费者对长安品牌以及长安产品的青睐。 ![]() 诚然,全世界任何一家厂商都不可能把所有用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付诸于产品,但是基于强大的沟通平台,长安汽车能够将把消费者感兴趣、最需要的需求融入到产品设计之中,在不远的将来,用户会完全参与,不仅是产品,还有营销、商业模式等全生命周期,也就是从以往以产品为核心的传统思维模式转变为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企业思维模式,将品牌高端化之路从昔日车企闭门造车的“结果”,转变为用户共创、能够实现了品牌与用户深度联结的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从而给消费者带来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全新体验和全新的品牌价值。
写在最后
继2020年交出一份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单(去年长安汽车集团实现整车销售200.4万辆,同比逆势增长14.0%,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同比增长更是超20%)之后,长安汽车集团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一季度再接再厉:集团累计销量超过60万辆,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更是突破了36万辆(3月份销量达110,897辆,同比增长54.5%),这样的出色表现令业界为之侧目。 ![]() 在竞争环境日益复杂的中国汽车市场,长安汽车之所以能够保持销量的稳健增长,主要还是得益于近年来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UNI-T、CS75 PLUS、CS55PLUS、逸动PLUS等爆款车型陆续成为"销量担当",让自主业务盈利能力得以持续提升,同时也带动了合资业务盈利能力的改善。
随着产业合作的不断深入、相关资源的广泛整合,长安汽车通过持续聚焦新产品和研发能力建设,加大了高端新能源产品的投入,并持续提升智能化、造型等核心研发能力及数字运营能力,从而为接下来的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2020年长安系中国品牌用户累计突破1900万;2021年,长安汽车即将迎来第2000万名用户,这是长安汽车的骄傲,也是用户对企业服务和品牌价值的最高认可。为广大用户持续带来更多具有温度的愉悦体验,也正是支持长安汽车努力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0愿景的初心所在。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责任编辑:土豆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