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到港“驶”得!狮子山下见证中国汽车品牌的全球化进阶
时间:2025-06-13 10:37 来源:爱买车网 作者:My车轱辘
“香港您好,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天这个时机,刚刚好!”6月12日,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2025香港国际汽车及供应链博览会上的致辞,道出了这家中国车企与东方之珠的奇妙缘分。
当狮子山的坚韧遇上小草房的倔强,当维多利亚港的开放拥抱长江之滨的创新,奇瑞首次登陆香港车博会的背后,不仅是中国汽车品牌的又一次出海突破,更是一段跨越28年的奋斗传奇与城市精神的共鸣。
01 两种精神,一道筋骨 在香港太平山顶俯瞰维多利亚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诉说着“狮子山精神”创造的经济奇迹;而在1200公里外的芜湖,奇瑞起家的小草房遗址仍在讲述着“用有限资源创造无限梦想”的创业故事。 这两段看似遥远的奋斗史,终于在2025年的香港车博会上完成了对话。 香港从资源匮乏的小渔村蜕变为国际大都会,依靠的是“刻苦耐劳、开拓进取”的韧性;奇瑞在荒滩上用铁锤敲打发动机的创业史,践行的正是“永不放弃的骨气、自力更生的担当”。
这种精神上的契合,让奇瑞在香港的首次亮相不再是一次简单的商业行为。当创新墨甲机器人与旗舰风云A9L领衔的12款重磅车型同台展示,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智造的技术实力,更是一种与香港精神高度共振的创业气质。 不仅如此,这种精神契合在数据上也得到深刻的印证。 2025年前5个月,奇瑞集团销量突破百万辆,新能源同比增幅112%,出口44万辆稳居中国车企第一。 这组数字与香港从转口港到国际金融中心的蜕变轨迹何其相似——两者都以“卑微起点”为跳板,在开放包容中完成了世界级的跨越。正如尹同跃所言:“从长江到香江,奇瑞与香港都在用不服输的劲头,把‘不可能’写成‘一定能’。”
02 为什么选香港?看懂奇瑞的算盘 选择香港作为右舵车型全球化的桥头堡,奇瑞下的是一盘深谋远虑的大棋。 这个占据全球金融、贸易、航运枢纽地位的城市,不仅要成为世界了解中国车的“窗口”,更要成为中国新能源技术出海的“超级联系人”。
“这不是简单的产品展示,而是中国汽车工业标准的输出。”奇瑞国际公司负责人的话揭示了战略深意。展台上,30000rpm超高速电机以13kW/kg的功率密度刷新行业认知,鲲鹏天擎发动机48%的热效率让德国工程师驻足研究,氢发动机近零排放的性能参数引来欧盟客商频繁拍照——这些技术展品构成的“中国方案”,正重构全球汽车产业的评价体系。
更具标志性的是JAECOO 6EV的港媒试驾与JAECOO 7的环岛长测。当香港资深车评人踩下油门的瞬间,奇瑞混动技术“全速段电驱无顿挫”的表现,彻底颠覆了当地消费者对中国车的认知。 同时也说明了一件事,奇瑞带来的不是几款车型,而是一套完整的新能源解决方案,从动力到智能,从产品到生态,奇瑞正在重新定义21世纪汽车的新标准。 03 从造车到造世界,奇瑞的野心 在本届香港车博会的奇瑞展台,上演了一幅生动的“未来出行生态图景”:墨甲机器人用粤语向观众讲解混动技术,Argos机器狗随着《东方之珠》的旋律起舞,i吧概念车则演示着从移动办公室到家庭影院的场景切换。 这些场景不仅是前沿科技的炫目展示,更是奇瑞强大生态构建能力的集中体现。这份构建未来图景的实力,正是支撑奇瑞践行“在中国,为全球”战略、实现从“造车”到“造世界”宏图野心的底气——凭借全球化布局,它正有力突破传统车企的边界限制。
这份野心的实现,绝非空中楼阁,而是依托“技术出海+生态出海”的双轮驱动模式向全球拓展。 在研发端,奇瑞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共建的海外协同创新中心,将混动技术开源计划推向世界舞台,展现开放与合作精神;在生产端,西班牙巴塞罗那工厂实现了本地化整车制造,让奇瑞成为首个在欧洲“智造”汽车的中国品牌;在营销与服务端,香港4S店更是开创性地让墨甲机器人上岗,“人形机器人卖车”成为全球车市的首创案例。 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全球化深耕,奇瑞将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实力与创新生态推向全球前沿,更直接推动了品牌价值的跃升。 正如在香港合和中心,奇瑞的4S店已与劳斯莱斯、迈凯伦等国际顶级品牌并肩而立。这是中国汽车品牌首次成功跻身香港高端商业区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这一场景强有力地证明:真正的技术突破与生态创新,终将击碎长久以来的产业阶层壁垒,为中国品牌赢得世界级的尊重与席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