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能源汽车爆燃,极限逃生的时间有多少?
时间:2025-10-28 11:00 来源:爱买车网 作者:My车轱辘
|
近期新能源汽车不太平,负面消息接踵而至。 前有小米SU7发生碰撞后起火,车门无法打开,引起公众热议汽车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后有理想MEGA正常行驶时自燃,最终车辆被烧成空架。今年10月份发生的这两起新能源汽车爆燃事件,由于车辆本身的关注度就很高,且事关生命安全,在网络上掀起惊涛巨浪。 外界纷纷质疑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汽车设计的安全性,电池安全等问题。其中最受关注的几个点,值得细说。 1 电池安全,可不可控? 据轱辘哥了解,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纯电动车型,基本上都是搭载三元锂电池或者是磷酸铁锂电池。 两种电池各有优缺点,其中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同等重量下续航里程更长、充电速度更快,缺点是性质相对不稳定,热失控风险较高。磷酸铁锂电池的优点是相对稳定,且即便发生热失控也多是冒烟而不起火,但续航里程较短。
由于各品牌在宣传新车时,基本都将长续航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卖点,因此市面上选择三元锂电池的车型更多。另外,消费者在购车前大多不会主动了解电池种类,电池类型也不是购车的主要参考因素,导致越来越多车型都选择搭载三元锂电池。 问题在于,新能源汽车通常会在瞬间爆燃起火,留给逃生、救援的时间很短。加上新能源汽车起火后用传统灭火方式很难奏效,加大了极限逃生的难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新能源汽车起火后容易酿成严重的伤亡事故。 2 隐藏式门把手,从潮流变毒瘤? 除了电池安全问题,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中,无法被打开的车门也成为全民关注的重点。就以小米SU7为例,其采用的半隐藏式门把手是非机械门把手,车辆发生碰撞断电,导致电控把手失效、无法打开车门,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救援时间。
事实上,由特斯拉掀起的隐藏式门把手潮流,以及当下流行的半隐藏式门把手设计都已饱受争议。过去备受认可的门把手低风阻设计,虽然能够提升续航里程和美观度,但是在实用性和安全性面前,大多数车主认为隐藏式门把手需要做出改变。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不少车主都表示隐藏式门把手很容易被冻住。从网络流传的一些视频可以看到,部分车主冬天用车时无法打开车门,泼热水解冻门把手也是无奈之举。 既然实用性、安全性都存疑,隐藏式门把手存在的必要性就很值得商榷了,毕竟安全不能为了美观让步! 3 新国标来袭,汽车安全有招了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工信部已经出手了。最新消息显示,即将在2027年7月1日实施新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其中核心的修订内容就是提升了热扩散测试的要求,技术要求调整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相比于此前“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可见新标对于动力电池安全水平有了更为严苛的规定。
另外,新标增加了底部撞击测试,将考查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要求无泄漏、外壳破裂、起火或爆炸现象。以及动力电池在长期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性也有新要求,在技术层面要求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达到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 还有汽车门把手的安全技术要求也在提升中,有消息称未来很可能全面禁止隐藏式门把手设计,或仅允许使用半隐藏式门把手或传统门把手,并要求车辆配备机械冗余结构,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打开车门。虽然新规未正式落地,相信很快就有好消息传来!
客观来说,对动力电池安全的要求提升,可以倒逼车企、电池厂商进行技术升级,汽车安全性也会得到更好的保障。毕竟生命只有一次,车企多一些安全冗余的设计,就多一些逃生的希望。
|

